浙江區域:紅色考察學習
1、卓蘭芳紀念館
卓蘭芳 是浙江工農運動的先驅,曾任中共浙江省委第四任書記,是寧波人民的杰出代表,是共產黨員的光輝典范。為弘揚他不畏艱險、立志救國,對黨的事業衷心耿耿,在敵人面前不折不撓,寧死不屈的崇高精神。卓蘭芳家鄉松岙鎮黨委政府對卓蘭芳故居進行了全面整修,并將它擴建成紀念館。
2、卓愷澤烈士墓
卓愷澤,奉化市松岙鎮后山村人,曾任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他在白色恐怖下毅然冒險去武漢,不幸在武昌召開秘密會議時被捕,犧牲時年僅23歲。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他為烈士。烈士墓在松岙東北朱夾岙山山腰,朝西偏南。墓石砌,底部直徑約4米,高1.90米。墓圈石砌。前有拜壇,寬5.60米,進深3.70米。其下有平臺,略呈方形,進深約9米,再下有踏垛,可拾級而上;1987年2月被奉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馬頭古村
位于寧 波市南部象山港北岸海濱,已有1100多年歷史,馬頭,古稱“鵁鶄”。鵁鶄是一種水鳥,因馬頭地處海濱澤國,鵁鶄聚棲,故以此作為村名,又因村東南有馬頭山、馬頭巖、馬頭渡,清中葉又設有馬頭浦,后改為現名。民國時期,馬頭村還走出了多位國民黨將領,如陸軍中將陳大焯、陳宗璀,陸軍少將陳宗罌、陳宗棠等,故又有“將軍村”之稱。村內現仍保留著一大批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建筑群,如義門堂、酒坊閶門、下倉屋、老后頭園 、新后頭園、金茂房、元大房、元三房、水源屋、老七家、后新屋、拙樓、橫樓、王淮房等。
4、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
余姚市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地處余姚梁弄古鎮,位于浙東四明山麓,姚江之南,是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也是江南七大游擊區之一。它有著光榮的革命歷程,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曾發生過風起云涌的革命斗爭,無數的中華兒女在這里英勇獻身,譜寫了一曲曲光輝、悲壯的英雄贊歌。黨和政府為了更好地弘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于1973年11月批準在富有革命意義的梁弄鎮獅子山上興建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5、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群
位于梁弄鎮橫坎頭村。以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革命根據地,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十九個解放區之一,解放戰爭時期南方七個游擊戰爭根據地之一。1942年7月,華中局和新四軍根據黨中央指示,確定進一步發展浙東敵后地區的方針,在慈溪宓家埭成立中共浙東地區委員會,統一領導浙東地區和浦東的黨政軍工作。同年10月,區黨委進入姚南,1943年8月進駐梁弄鎮。未幾,遷今址辦公,梁弄鎮遂成為當時浙東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1945年7月,區黨委遷上虞縣豐惠鎮。10月奉命北撤。舊址為晚清建筑,木構三合院,正樓西向七間,重檐硬山頂。占地面積596平方米。1981年重修?,F辟為浙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1、浙東濱海紅色教育基地—奉化區委黨校
3天教學安排表
日期 |
時間 |
內容 |
第一天 |
全天 |
學員報到 |
第二天 |
上午 |
濱海紅色教育基地學習:重溫革命歷史 弘揚革命精神
1.教學目的:追憶先烈、汲取力量、傳承紅色精神。
2.卓蘭芳紀念館:換革命服裝、佩戴胸章、參觀紀念館、觀看紀錄片、重溫入黨誓詞。
3.卓愷澤故居和烈士墓:緬懷烈士、敬獻花籃、支部掛牌。 |
下午 |
馬頭古村:游覽古村、參觀紅色印記館、參觀碼頭陳列館、體驗民俗活動。 |
第三天 |
上午 |
重走長征路:
1、教學目的:致敬用雙腳走完兩萬五千里長征路的紅軍戰士。
2、跨浮橋、過草地、體驗長征路、炊事班活動、紅軍游戲。 |
下午 |
返程 |
2、四明山黨校學習
4天教學安排表
日期 |
時間 |
內容 |
第一天 |
全天 |
學員報到 |
第二天 |
上午 |
專題教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下午 |
專題教學:《新黨章修改解讀》 |
第三天 |
上午 |
專題教學:《如何成為新時代的優秀管理者》 |
下午 |
1、赴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園:敬獻花圈、整理挽聯、重溫入黨誓詞、現場教學:《熱血青春筑豐碑》。
2、陵園陳列館觀看專題片《浙東紅色記憶》,并聽現場教員點評。
3、赴浙東根據地舊址群:參觀浙東區黨委、浙東行政公署、浙東銀行和《新浙東報》等舊址群 |
第四天 |
返程 |
3、追憶黨史之南湖紅色之旅
3天教學安排表
日期 |
時間 |
內容 |
第一天 |
全天 |
學員報到 |
第二天 |
上午 |
嘉興南湖:
1.教學目的:進一步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激勵廣大黨員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凝聚智慧力量。
2.游覽會景園、湖心島、南湖紅船、革命紀念館、攬秀園、望湖樓 |
下午 |
明清一條街:感受明末清初建筑、了解城市和鄉村新的變化 |
第三天 |
返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