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 |
![]() |
今天是 | ![]() |
![]() |
管理培訓 |
建立《人力資源管理者職業水平標準》的意義
文章來源: 發布日期:2009-10-04 “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人力資源也日益成為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戰略性資產,針對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也成為一種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制度安排,這便對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的職業化建設提出了要求。特別是隨著我國勞動力市場機制的建立及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企事業各類單位組織對掌握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知識和技能的人力資源管理者,釋放出了巨大的人才需求。如有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人力資源從業者規模約為300-500萬人,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保持了較快速度的增長速度。然而,與歐美等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的職業化規范和標準建設基礎較弱、起步較晚,人力資源從業者規??焖僭鲩L與其職業化建設相對滯后之間的矛盾比較突出,從業者在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化素養等方面參差不齊,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實際效果。如近年的一些調查顯示,我國企業正在使用的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有效率不超過10%;另據調查表明,至2005年接受過專業性人力資源教育和系統學習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僅有8%左右。 大力推進我國人力資源從業人員的職業發展標準及規范建設,強化和全面提升我國人力資源從業人員隊伍的職業化能力和素養,既是實踐科學發展的人本觀、人才觀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強國人才戰略的必要舉措,還是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能的重要環節,更是促進人力資源從業者提高自身職業水平、實現職業發展的根本途徑。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2007年發布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標準客觀地反映了中國現階段人力資源管理職業的水平和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在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變化對本職業影響的基礎上,對職業的活動范圍、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知識水平作了明確的規定,為人力資源管理規范化奠定了基礎,推動了人力資源管理職業許可制度和專業化的進程。 人力資源管理者職業水平標準則是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標準的基礎上,著眼于人力資源管理者能力提升和職業發展需求而設立的行業標準。通過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學院和學者等的專業技能優勢,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標準的基礎上,從工作特征和角色模型兩個角度出發,構建以職業道德與行為規范、通用知識與技能、專業知識與技能和素質特征為內容的職業水平標準,在通用知識與技能、專業知識與技能和素質特征上進行了豐富和細化,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標準相輔相承,為健全企業和人力資源管理者的服務支撐體系提供新的框架和思路,推動中國人力資源管理行業標準與國際通用或國際領先的人力資源行業標準的銜接。 |